张大宁教授应用药对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经验
发布时间:2022-03-15
慢性肾炎蛋白尿在中医籍中没有相对应的记载,但由于体内蛋白的丢失,血浆蛋白降低,由此表现出浮肿、乏力、腰痛等症状,则有具体的描述。根据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应属中医的“水肿”、“腰痛”、“虚劳”等病症范畴。现代医学中蛋白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在中医学中,其为水谷精微所化生,类似于“精微”、“精气”的概念。因此,可将肾性蛋白尿归于“精气下泄”的范畴。
张教授认为慢性肾炎蛋白尿主要的病因病机为脾肾气虚,肾络瘀阻。肾主藏精,“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肾的藏精功能又依赖于肾气的封藏功能,“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脏象论)》),若肾虚失于封藏,不能固摄致精气下泄,精微外漏,则临床出现蛋白尿。脾主升清,是指脾气上升,并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转输至心、肺、头目,并通过心肺化生气血,从而营养濡润全身。脾能升清,则水谷精微能正常输布吸收。若脾不升清,则水谷精微运化失常则精微物质不能布散灌溉四旁,清气下陷,则精微从尿排出,形成蛋白尿。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与后天,相互资生,相互促进。因此,脾气虚弱与肾气亏虚常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慢性肾炎蛋白尿病位在肾,“久病及肾”,导致肾脏虚损。“肾者,元气之所系也”,“气为血之帅”若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可致瘀血。因此张教授认为在肾脏疾病过程中肾虚与血瘀不是孤立存在的,临床中肾虚必兼血瘀,瘀血加重肾虚。此外由于脾肾亏虚,水液失运日久易酿生湿热,加重蛋白尿的发生,从而认为湿热又是病情缠绵难愈的重要因素。因此,张老师提出蛋白尿的发病基础是脾肾气虚,肾络瘀阻,湿热是蛋白尿缠绵难愈的重要因素。
张教授认为在慢性肾炎蛋白尿治疗过程中,应紧守病机,以补肾健脾、活血化瘀为主,兼以固摄升提,清利湿热。中医的特点是辨证论治,而在论治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用药。张教授临证用药经验丰富,精研经方,熟谙时方,处方遣药,见解独特,善用药对,巧妙灵活配伍,阴阳并调、攻补兼施,藉以取得疗效的突破。
黄芪配伍升麻
黄芪性温,功能补气健脾、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本经逢原》记载“入肺而固表虚自汗,入脾而托已溃痈疡。性虽温补,而能通调血脉,流行经络,无碍于壅滞也。其治气虚盗汗自汗及皮肤痛,是肌表之药,治咯血、柔脾胃,是中州之 药。”升麻:辛、甘,微 寒,性能升散,归肺、脾、胃、大肠经。《本草汇言》:“升麻,散表升阳之剂也。如内伤元气,脾胃衰败,下陷至阴之分,升麻能疗之。此升解之药……下陷可举,内伏可托。又诸药不能上升者,惟升麻可升之。”张教授黄芪配伍升麻法从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此方中黄芪、人参健脾补气,升麻、柴胡升举阳气。张教授不采用柴胡作为升阳之品,是鉴于蛋白尿属“精气下泄”,精微物质的丢失当属“伤阴”,而古代医家张洁古、李东垣、缪仲醇等认为柴胡具有“升阳劫阴”之说。现代研究认为黄芪具有改变肾血流动力学,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纠正脂代谢紊乱,及免疫调节功能。张教授认为慢性肾炎蛋白尿的发病临床应从脾肾论治,治疗的关键是补益脾肾,使肾气充足,脾气健运,精微得固。在临床过程中,对于大量蛋白尿患者的治疗,黄芪用量达到30~60g,使脾肾气旺,统摄气血津液正常运行,固摄精微物质,佐少量升麻3~10g,升阳明之气,疗效显著。
金樱子配伍芡实
金樱子,《本草备要》谓其“固精秘气,治梦泄遗精,泄痢便数”。芡实,《本草纲目》云其可“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金樱子配芡实,方为水陆二仙丹,来源于宋代《洪氏集验方》,方中芡实甘涩,能固肾涩精;金樱子酸涩,能固精缩尿。两药配伍,能使肾气得固。张教授认为肾炎蛋白尿与肾失封藏有关,临床应用具有补肾固涩作用的水陆二仙丹(金樱子和芡实)使肾气充沛,固涩封藏功能恢复,利于减轻肾炎蛋白尿。
女贞子配伍旱莲草
女贞子甘苦性凉,为清补之品,特点是补而不腻,补中兼清,用于肝肾阴亏。旱莲草甘酸性寒,甘主补,酸能敛,寒清热,入肝肾经,能补肾益阴兼止血。对肾阴虚者用女贞子配伍旱莲草,补而不滞,阴阳双补,使补肾之力增强。
赤芍配伍川芎
赤芍苦寒,活血通经,散瘀消癥,行滞止痛,《神农本草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川芎,辛散温通,气香走窜,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血中气滞,为血中之气药,二药配对,既增活血化瘀之功,又借气行血行之力,使行血破滞之功倍增。
三棱配伍莪术
三棱辛苦性平,归肝、脾经,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之功,主要用于癥瘕痞块,瘀血经闭。《本草纲目》:“三棱能破气散结,故能治诸病,其功可近于香附而力峻,故难久服。”莪术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之效。三棱善于破气,莪术长于行气,两者相须为用,共奏破血消癥之功。张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一般都病程冗长,病情缠绵,反复发作,气血虚弱,血行不畅而瘀血,日久瘀积生成微型癥瘕。因此,张教授在临床选用三棱配莪术,取其破血逐瘀,活血消癥之力,治疗肾炎蛋白尿效果较好。
桑白皮配伍大腹皮
桑白皮味甘性寒,归肺经,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大腹皮味苦性温,能行气宽中,利水消肿。张教授用桑白皮配伍大腹皮,取法于五皮饮。肾病出现的水肿之证多与肺失肃降有关,张教授临证注重宣肺,降肺气,肺肾调。桑白皮以寒为用,以清为功,《药性赋》:味甘,性寒,无毒。可升可降,阳中阴也。其用有二:益元气不足而补虚,泻肺气有余而止咳。肃降肺气,通调水道,使小便自利而水肿消,故有泄肺平喘,利水消肿之效。大腹皮性微温,宣发力强,既散无形之气滞,又泄有形之水湿,有行气导滞、利水消肿之功。《本草纲目》云:“降逆气,消肌肤中水气浮肿,脚气壅逆”,二药相伍,功用互助,以达行气导滞、利水消肿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