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津教授辨治单纯性便秘的经验
发布时间:2021-11-25
作者:黄穗平,1996年发表于《新中医》
便秘,尤其单纯性便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对此即使注意增加摄取膳食纤维及水份,便秘也往往难于解除,故治疗多用泻药通便。但这只求效于一时,且有愈泻愈秘之可能。导师梁乃津教授根据大肠性喜润泽,传导糟粕以通降为顺的特点,认为中医药治疗本病应以油润滑肠,行气降气为主。常选用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及枳壳(或枳实)、厚朴、木香(或沉香)等,结合辨气血阴阳虚实加减化裁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疗效。
一、气机郁大肠滞之便秘
刘XX,女,38岁。因便秘反复1年,于1992年3月28日初诊。患者于1年前因精神紧张后出现排便困难,间中服便塞停片治疗,但停药后便秘反复。近因忧思过度致便秘加重,多日一行,状若羊矢,排便艰辛,时要用“开塞露”塞肛刺激直肠排便。伴心烦寐差,胁肋不舒,时而嗳气,无腹痛腹胀,舌淡红、苔白略厚干,脉弦滑。体查:心肺正常,腹部无异常体征,纤维结肠镜检查未发现大肠器质性病变。诊断为单纯性便秘。处方:火麻仁30g,郁李仁、柏子仁、北杏仁、郁金、枳壳、厚朴、合欢皮、槟榔各15g,木香(后下)10g、柴胡各10g。水煎服,日1剂。连服5剂,大便通畅,隔日1解。再以原方加减治疗2个月,服药期间大便正常,诸症悉除。停药后3个月跟踪观察,大便一直正常。
按:本病古称“气秘”,乃因紧张忧思,久坐少动等致肝脾气机郁滞,大肠传导失职。其症候特点为便秘发作及加重与情志异常有关,多伴心烦寐差,或脱胁胀满。正如《奇效良方·秘结》云:“气秘者,因气滞后重迫痛,烦闷,胀满,大便结燥而不通”。治宜行气导滞为主。因气郁而化热,伤津肠失润,则兼以润肠通便。方中柴胡、枳壳、郁金、木香、合欢皮疏理肝脾之气;槟榔、厚朴破气导滞;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北杏仁润肠通便。其中北杏仁配枳壳可宣利上焦肺气,上窍开泄则下窍自通矣。柴胡与枳壳相合,升降胃肠气机,清解肝之郁热。近年来胃肠动力学研究也证实枳壳、枳实、厚朴、木香等理气类中药确有促肠动力作用;火麻仁、郁李仁等润肠药除了有润滑粪便作用外,还有促肠蠕动作用。
二、阴津亏大肠涩之便秘
叶XX,男,63岁。于1995年12月18日以便秘反复2年,加重2个月初诊。患者平素嗜食煎炸辛燥之品,近2年来常便秘,服用“泻药”或用“开塞露”才能畅排大便。近2个月来便秘加重,每周才排1次大便,量少质硬,排便艰辛,有时致肛裂出血,伴口干欲饮,无腹痛胀。舌红、苔薄黄干,脉细数。体查:心肺正常,腹部无异常体征,纤维结肠镜未发现大肠异常。诊断为单纯性便秘。处方:生地、火麻仁、黄芪各30g,熟地、玉竹各20g,郁李仁、柏子仁、北杏仁、麦冬、玄参、枳壳、川厚朴各15g,木香(后下)10g。水煎服,日1剂。服药1周,大便较易排出,3日1解,再以原方加减治疗半个月,大便始转为软条状,口干减轻。继用益胃汤、沙参麦冬汤、地黄汤等加减调治。
按:梁老认为阴津虚便秘主要病机为脾阴不足,大肠津亏,小肠液涸。病因除了肝肾之水不足,脾阴亦庄外,还可因饮食不节、忧思劳倦而耗伤脾胃之气阴。正如《脾胃论》云:“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肠小肠受胃之营气,……,若饮食不节,胃气不及,大小肠无所禀受,故津液涸竭焉。”治疗此类型便秘,一方面要用甘寒(或甘凉)滋养脾阴,药用生地、麦冬、玉竹、石斛、花粉等增液行舟;另一方面要参考《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的“脾约”证治,方用脾约九(即麻子仁丸)润肠通便。因脾阴与脾气关系密切,气津同源,故养脾阴之时可兼益脾气,加用黄芪、党参、太子参等以求益气生津。本案证属年老肾水亏应,水不济火,再因嗜食辛燥,灼伤胃津,损及脾阴,肠涸燥涩致大便秘结。故治以滋阴润肠,并酌加少重行气药,使气机流动,便秘得通。
三、阳气衰大肠痹之便秘
汤XX,女,55岁。以大便难排半年于1991年12月2日初诊。患者平时工作较忙,饮食不定时,半年来大便多日1行。且临厕努挣乏力,排便时间常在30分钟以上,粪质时硬时软,量不多。伴头晕气短,疲倦乏力,腰膝痠软,小便清长,无腹痛,胃纳欠佳。舌淡、苔白略腻,脉弱无力。体查:心肺正常,腹部无异常体征,纤维结肠镜未发现异常。诊断为单纯性便秘。处方:黄芪、肉从蓉、党参、白术、火麻仁各30g,怀牛膝、郁李仁、枳壳各15g,柴胡、石菖蒲、木香(后下)各10g,升麻6g。水煎服。日1剂,服药5天,大便通畅,精神较佳,无头晕气短,胃纳增进,去郁李仁、川厚朴,加菟丝子、益智仁各20g。调治2个月,大便正常,无任何不适感。
按:肺为华盖,主一身之气,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的强弱与大肠传导息.息相关。然脾土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升降之枢,脾气旺才能生金,升清降浊。否则,正如《内经》所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故梁老认为,大便异常,与肺脾关系密切。本病案乃属肺脾气应,升降之气壅塞,大肠推动乏力,气机痹阻,阻碍清气上升及浊气下降。其症状特点为:大便不通,临厕努挣乏力,身倦气短。故治宜补益肺脾之气,升清阳,降浊阴。方选黄芪汤、补中益气汤加减,粪便燥结者应配伍油润滑肠药。方中黄芪为君补气升阳,使中气斡旋;党参益气健脾,加柴胡、升麻以助黄芪升提清阳,木香配石菖蒲开窍通肠痹,用大量白术配枳壳取“枳术丸”之意,可健脾益气通便;升麻配枳壳升清阳而宽肠下气,配怀牛膝则升清气而降浊阴。因肾司二便,患者年近八七,肾气渐虚,腰痠尿多,故用熟地、肉苁蓉、菟丝子、益智仁等以补肾缩泉以利排大便。诸药合用,补气升阳,通痹降浊,缩泉润肠,故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