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链接设为首页

您所在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 医学文献

中医皮肤病的辨证论治概述
发布时间:2021-08-08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是祖国医学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皮肤病的诊治也是遵循此法则,根据其特点,可归纳为如下数种辨证方法。

一、八纲辨证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的最基本方法。通过四诊获得的资料,根据人体正气的盈亏,病邪的盛衰,疾病的浅深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为八种证候。(—)表证证候特点:病位浅、病程短、起病急。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寒、无汗或有汗、头身痠痛、苔薄白、脉浮等。常见疾病:风寒或风热所致的荨麻疹。(二)里证证候特点:病位深达脏腑、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壮热、口渴、神昏、谵语、尿赤、便结、舌红、苔黄、脉洪而数。常见疾病:皮肤疖、痈等阳性感染性皮肤病,未经及时治疗,热毒传入营血。(三)寒证证候特点:感受寒邪或机体的机能活动衰减。临床表现:恶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手足厥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沉。皮肤损害常表现为色淡白或青紫,温度偏低、或有疼痛。得暖则缓。常见疾病:冻疮、肢端动脉痉挛。(四)热证证候特点:感受热邪或机体的功能亢盛。临床表现:发热喜凉、口渴冷饮、面红耳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皮肤损害常表现为色鲜红、焮热、肿胀、或脓疱、瘀斑。常见疾病:丹毒,败血症出现的皮肤紫癜。(五)虚证证候特点:正气虚弱不足。临床表现:包括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症状,一般常见的为精神萎靡,面色晄白,身倦无力,或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心悸气短,自汗盗汗、大便溏泻,小便频数或不禁,占质淡,舌面光净无苔,脉细弱。常见疾病:瘰疬性皮肤结核,系统性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六)实证证候特点:邪气亢盛有余。临床表现:包括气滞、血瘀、痰饮、虫积等。—般表现为呼吸气粗、精神烦躁,胸胁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不通或淋沥涩痛、舌苔厚腻,脉实有力。常见疾病:丹毒、痈、结节性红斑、带状疱疹。(七)阴证证候特点:机能衰减、脏腑功能降低。病势较缓。临床表现:恶寒、无热、四肢厥冷、息短气乏、肢体沉重、精神不振、小便色白、下利清谷、爪甲色青,面白色淡,脉沉微。皮肤方面的表现为皮色不变或苍白、暗紫、疮形平塌、范围弥漫,质地坚硬如石或软如绵。按之发冷,病位较深,脓液稀薄,自觉酸胀或麻木。

常见疾病:结核性皮肤溃疡。(八)阳证证候

特点:邪气盛而正气未衰,正邪斗争剧烈来势猛。

临床表现:身热不恶寒,心烦神燥,口渴冷饮,气高而粗,目赤唇红,口鼻气热,小便红赤,大便干结,舌质红绛,脉滑数有力,皮肤方面表现为色泽鲜红,疮形隆起,范围局限,按之灼热、病位浅表、脓汁稠厚,疼痛剧烈。

常见疾病:小腿丹毒或痈溃破后形成的溃疡。

二、脏腑辨证

脏腑是人体内在的器官,它与皮肤有着密切的联系,息息相关。因而脏腑辨证是皮肤病辨证中一个重要的方法。

(一)心病证候特点:凡是火毒为病,均为心经所主。常见心火炽盛,心阳不足,心阴不足。

临床表现:心烦、心悸、口干、甚则谵妄、昏迷不醒、舌糜、苔薄黄、脉数。皮肤焮红、灼热、斑疹、糜烂、血痂。

常见疾病:疖、痈、红皮病。

(二)肝病证候

特点:凡情志不畅、病位在两胁、双耳、阴部,均为肝经所主。常见肝气郁滞、肝经湿热、肝血虚损。

临床表现:胸胁胀闷疼痛、口苦、咽干、目眩、舌质红或紫暗、苔白或黄、脉弦。皮肤有丘疹、水疱、或皮肤干燥、发痒脱屑。常见疾病:带状疱疹、阴囊湿疹、女阴溃疡、瘙痒症等。

(三)脾病证侯

特点:脾喜燥恶湿,故脾病多见湿。

临床表现:胃纳欠佳、消化不良、便溏、腹泻、舌苔腻、脉缓。皮肤损害有水疱、渗液、瘙痒。

常见疾病:湿疹、口疮。

(四)肺病证候

特点:肺主皮毛,其病多由风邪所致。

临床表现:鼻燥咽干,或干咳无痰、苔薄而少津,脉浮细而数。皮肤损害常有红斑、丘疹风团、或肌肤甲错。

常见疾病:痤疮、酒渣鼻,荨麻疹、脂溢性皮炎等。

(五)肾病证候特点:肾藏精、宜闭藏、肾病常为阳不足或阴不足。

临床表现:潮热盗汗、腹痛耳鸣、或面色晄白、腹胀、浮肿、便溏、肢冷、舌红、脉细数、皮肤损害面色黧黑。

常见疾病:黑变病、硬皮病、红斑性狼疮、黄褐斑等。

三、六淫辨证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自然界现象在正常情况下为自然界四季气候变化的气象表现,称为“六气”。如果出现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出现其气,就可成为致病的因素或条件,称为“六淫”。人体外感“六淫”不正之气,加之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变异的自然条件即可发病。“六淫’’辨证是中医皮肤病常用辨证方法之一。  (一)风证证候

特点:风为阳邪燥烈,善行数变,起病多突然,病位多偏上部。

临床表现:皮肤干燥,脱屑、瘙痒、或有风团。皮损常呈播散、游走不定,发病速,消退快。脉浮或弦。

常见疾病:荨麻疹、瘙痒症、风疹。

(二)寒证证候

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凝血瘀。

临床表现:肢体青冷、水液清白、肿块坚实、脱屑、皲裂、舌质淡、脉沉细。

常见疾病:冻疮、寒性脓疡。

(三)暑证证候

特点:暑为阳邪,性主升散,易耗气伤津,常挟湿、挟热。

临床表现:汗出、口渴,身重胸闷,食欲不振或气短乏力,泄泻。皮肤红赤,丘疹或脓疮、痒痛相兼。舌苔腻或白腻,脉滑或濡。

常见疾病:痱子、疖、脓疱疮。

(四)湿证证候

特点:湿为阴邪、其性粘滞重浊,病程缠绵、病位多偏于下部。

临床表现:头身痠重、胸闷,口不渴,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涩滞不畅,皮肤起水疱,丘疹、糜烂、渗液、瘙痒。舌苔白腻,脉濡或缓。

常见疾病:湿疹、足癣、疥疮。

(五)燥证证候

特点:燥为阳邪,燥性干涸,易伤阴化热。

临床表现:口鼻干燥、大便干结,小便短少,毛发焦枯,皮肤干燥,皲裂、瘙痒,舌干,脉细涩。

常见疾病:银屑病、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

(六)火证证候特点:火为阳邪,火性上炎、消灼津液,迫血妄行,风湿热易于化火。临床表现:发热、面红目赤,心烦多汗。口渴引饮,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皮肤红赤,灼热疼痛。舌红,脉数。常见疾病:丹毒,过敏性紫癜、痈、疖。

四、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主要用于温病的辨证,用以表明疾病的浅深,与发展的情况。但在临床实践中,卫气营血的辨证方法对—些皮肤病的辨证治疗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卫分证证候特点:肌表受邪气侵袭,病在表。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痛、口渴、皮肤瘙痒。如为风热证皮疹为红色,瘙痒不绝、舌红、苔黄、脉浮数;如为风寒证皮疹为淡白或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紧。常见疾病:皮肤病初起阶段。(如荨麻疹、药物疹)  (二)气分证证候特点:卫分表邪未解,入里化热,邪正相搏、邪正俱盛。临床表现:壮热、大汗、大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皮肤潮红焮热、肿胀,水疱、渗出。舌红、苔黄干、脉洪大。常见疾病:急性湿疹,多形红斑,药物疹。

(三)营分证证候

特点:正气不支、邪气深入、毒热内陷。临床表现:发热夜甚、心烦不寐、甚则昏谵、皮肤广泛红斑、水疱或大疱、红疹。舌质红绛苔少。脉细数。常见疾病:药物疹、多形红斑、红斑性狼疮。

(四)血分证证候

特点:营分邪热不解,邪热熏灼血分,耗血动血。

临床表现:高热,神昏谵语,便血,衄血。皮肤瘀斑或血疱。舌质深绛,脉细数。

常见疾病:多形红斑,药物疹,红斑狼疮,继发性红皮症。

五、皮损辨证

皮损辨证,是通过望诊与触诊等方法,了解皮肤的异常表现,这种异常的表现又称皮疹或皮肤损害。皮损是临床上对皮肤病进行诊断、辨证的主要客观依据。

(一)斑疹  皮肤局限性色泽性改变,抚之不碍手者为斑疹。红斑为热邪所致,见于固定红斑型药疹、火激红斑;紫斑为气滞血瘀所致,见于冻疮,多形红斑;白斑为风邪外搏,气血失和所致,见于白癜风;黑斑多为肝郁气滞,肾气不足所致,见于黄褐斑、黑变病。   (二)丘疹  高出皮面的较小的界限性实质性突起损害,抚之碍手。急性者色红多属风热或血热,见于风疹,药物疹。慢性者为正常肤色或稍暗,属气滞或血虚,见于慢性湿疹。

(三)疱疹  包括水疱,脓疱,为含有水分、高出皮面的针头大至碗豆大局限性损害。一般水疱由风、湿、热、虫、毒所致,见于湿疹、疥疮、接触性皮炎。大疱为心火妄动,脾虚失运、复感风热,暑湿之邪,伏郁于肺,不能疏通而成,见于天疱疮。脓疮则疱内含有脓性分泌物,基底部常有红晕,称为脓疱。多为热毒,湿毒所致。见于脓疱疮。

(四)风团  皮肤一时性、水肿性、边缘清楚,或不清楚的扁平性皮损、来去迅速、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其颜色、形态、大小不定。色白为风寒、色赤为风热,色暗为血瘀、久不消退为气虚。见于荨麻疹类皮肤病。

(五)结节  深陷皮下、大小不一、实质性、大者如桂圆,小者如豆粒的局限性皮损。结节色紫红、按之疼痛者为气血凝滞、见于结节性红斑;皮色不变、质地柔软者为气滞、寒湿或痰核结聚、见于瘰疬性皮肤病结核或皮肤囊肿。

(六)鳞屑  为脱落的表皮组织,在病理情况下常显而易见。肤底红而干燥起屑为血热风燥,见于银屑病初期;底淡红而干燥起屑多为血虚风燥,见于银屑病后期,油腻为湿热,见干脂溢性皮炎(湿性)。   (七)结痂  是组织液、脓液、血液、上皮细胞,以及灰尘、细菌等物,干燥后凝结的一层疮上甲。脓痂多为热毒或湿毒,见于脓疱疮,湿疹。血痂多为血热,见于瘙痒症。浆痂多为湿热,见于湿疹。

(八)糜烂  为表皮组织的缺损,有浆液渗出,不侵入表皮下的乳头层,由脓疱、水疱、浸渍演变而成,或由丘疹破损所致。愈后不留疤痕。红肿糜烂渗出为湿热,见于湿疹、脓疱疮。

(九)溃疡  皮损达真皮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皮肤或粘膜缺损。溃疡边缘色红、疮面深陷,脓汁稠臭者为热毒所致,见于痈溃破后形成的溃疡;边缘苍白,疮面浅平、脓汁稀薄者为寒湿所致,见于结核性溃疡。

(十)抓痕  搔抓引起的线状皮损。身起红粟,血痕累累,为血热风盛,见于痒疹、慢性湿疹;皮色如常,搔出血,为血虚生风,见于瘙痒症。

(十一)皲裂  皮肤或深或浅的线状裂口。常发生于掌跖、耳周、口角、关节附近。多为风寒外侵或血虚风燥,见于手足皲裂,皲裂性湿疹。

(十二)萎缩  由于皮肤或皮下组织破坏或变性所致的皮肤组织变薄。为气血不运之虚证,见于盘状红斑狼疮,皮肤结核。

(十三)瘢痕  是真皮及真皮层以下的皮肤组织受损后,由新生结缔组织修复,遗留一种表面光滑缺少正常皮纹的一种皮损。是瘀血凝结不化所致,见于皮肤结核、深脓疱疮。

返回列表
上一篇: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专家共识
下一篇:中医皮肤病的切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