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皮肤病的病机
发布时间:2021-04-22
中医皮肤病性病的病机学说涉及的面很广,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与患病肌体的体质强弱、感染途径、受邪轻重或致病邪气的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尽管疾病种类繁多,病理变化复杂,但各种病机体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紧密联系,总体而言其病机具体包括表里出入、阴阳失调、邪正盛衰、气机运化失常等方面。
一、表里出入
表里,是一个内外相对的概念,如以整体而言,则皮毛、肌腠在外属表,脏腑/骨髓居内属里;以经络于脏腑相对而言,则经络为表,脏腑为里;在经脉中则三阳经为表,三阴经为里,而三阳之中,又以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出入,标志这病理演变的趋势。表里出入则代表疾病的深浅和病变的轻重趋势。
病之在表里与致病病因之性质有关,如六淫入侵常先犯表,引起表证。七情所伤,饮食不节,劳倦色欲等则常病起于内,导致里证。病之在表里与病期的早晚相关,如由热邪引起的皮肤病早期病邪在卫属表,病进入里则为气、为营、为血,这种由表及里的过程是病变逐步加重的表现。当病变好转时则可由里出表。
《素问·皮部论》说:“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人客于经脉;留而不去,传人于经;留而不去,传人于府,禀于肠胃。”说明外感病的病邪是从体表或口鼻入侵,逐步向里发展。
二、阴阳失调
体内阴阳双方由于致病因素的干扰破坏,或疾病中病理变化的影响,导致其相对平衡与稳定关系发生紊乱、失却调和的状态,就称为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是机体各种生理协调关系遭到破坏的总概括。是疾病发生、发病机理的总纲领。表里是阴阳失调在病变层次及轻重上的反映;寒热是阴阳失调在病理属性上的表现;虚实是阴阳失调在病势中正邪盛衰转化与演变的体现。
三、邪正盛衰
在疾病过程中,由于机体正气与致病邪气之间的抗争,若正气增长而旺盛,则促使邪气消退;反之,邪气增长而亢盛,则正气必然会耗损而衰减,如《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有:“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的论述,以虚实是用以概括正气与病邪之间斗争消长的病机。这种邪正的消长盛衰,不仅关系到疾病的发生,而且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转归,如人体内抗病能力强,邪气很快受抑,则病情轻浅,病程短暂,病变将向痊愈;反之,如果邪气过盛而正气不足,则病情日益恶化,甚至死亡。如果正邪相争,而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此时则病情迁延不愈。。因此总而言之疾病的过程,就是邪正消长盛衰的过程。
四、脏腑气血运化失常
(一)脏腑功能失调
根据不同的脏腑的生理功能,其运化功能失调可产生相应不同的症状与皮肤的改变,分述如下:
1.心 由于心主火,“热盛则痛,热微则痒”。痛和痒与火关系密切。引起皮肤病的病因除火热之邪外,风湿寒暑燥都可致病。心火偏亢,可表现为烦躁、瘙痒、皮肤致敏性增高等病理状态,所以清心亦可宁神,神志安宁则疮疡可愈。
2.肺 “肺主皮毛”。皮毛是人体的最外层,防御外邪如同屏障作用。由于皮毛由肺输布的卫气和津液所温养,若肺卫气虚,则卫外功能障碍,而易感受邪气,使机体处于高敏状态,发生过敏性皮肤病,如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
3.脾 脾主运化水湿,脾运障碍必成湿浊阻滞,湿浊阻滞又会使脾阳受困,故湿邪也就成为脾脏的主要致病因素。脾的运化水湿功能障碍,则发生皮肤渗出、糜烂、滋水、水疱等病理变化;若湿邪郁久化热,炼精成痰,则可形成皮肤结节、疣、肿瘤;如脾不统血可发生紫癜。
4.肾 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脏,内寓真阴真阳,是人体阴阳之根,生命之源。真阴通过涵养肝木,上济心火和金水相生等,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滋润、濡养的作用。真阳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温煦、生化的作用。真阴真阳是协调整体阴阳平衡的基础,肾精也可说是整体阴阳平衡的根源。肾阳为一身之阳,肾阳虚衰不能温煦气血形体可见形寒怯冷;肾阳亏虚不能温煦血脉,则导致阴寒凝结,或寒凝经脉,发生雷诺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寒冷性过敏等疾患。另外肾的精气亏损,可致头发失养、皮毛枯槁、脱发及虚损性皮肤病。
5.肝 肝失疏泄可直接影响气血津液发生病变。情志不遂,郁闷不舒,致肝气郁滞,气血运化失职,凝滞肌肤,易发生神经性皮炎及皮肤瘙痒症等。肝藏血,肝失疏泄,可引起月经失调,某些皮肤病与月经关系密切,往往在经期加重及经后减轻,如痤疮、月经疹等。肝疏泄太过及其他一些原因,引起肝血亏损,发生虚损性皮肤病及肢体麻木不仁、爪甲不荣、头发干枯、脱发等。若疏泄不利,肝气郁滞,气不行则血不通,不通则痛,可产生结节及疼痛性皮肤病。肝胆疏泄不利,湿热内生,下注则发生小便淋浊或下肢丹毒,外发肝经部位可发生带状疱疹等。
(二)气血经络运行障碍
气血是构成机体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人体的生理现象、病理变化均以气血为物质基础。气在人体内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重要作用;血在人体内有营养、滋润脏腑及各种组织器官的作用。气血运行障碍,如血热妄行则发生血管扩张及红斑紫癜性皮损;气滞血淤,经络阻塞,则产生黄褐斑、结节性红斑或雷诺氏征等;血虚则毛发失养可发生脱发;血燥肌肤失养,发生红斑、干燥及鳞屑性损害等。
经络内源脏腑,外通体表皮、肉、筋、脉、骨等,具有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联系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作用。皮肤疾病的发生与传变与经络有密切关系。如肝胆湿热邪毒随肝经外发,发生带状疱疹:皮肤瘙痒症等因为其瘙痒而烦躁不安,消耗阴血,久之可损伤肝肾;脓疱疮之湿热邪毒,内犯脾肾,可破坏水液代谢功能发生肾炎等病变;硬皮病是由于肾阳虚衰,以至卫阳不足,易感染寒邪,收敛凝滞使表皮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