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养生调神理论感悟
发布时间:2023-10-20
情志是情绪和意志的总称;主要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意志(神、魂、魄、意、志、智、思、虑)。它隶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是生命机能的一种表现。生理状态下的情志变化,是机体适应外界各种刺激的正常反应,没有这类情志反应、人类就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生理状态下的情志变化是不致病的,但情志刺激过久,刺激强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则可造成疾病。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喜怒伤气”此气指人体正气及脏腑功能,即情志不畅或过用,正气相对虚弱或脏腑功能紊乱,邪气易于侵入机体而发病。所以古人非常重视精神活动的调摄,这就是调神。
中医认为情志活动有物质基础,即脏腑气血。情志活动是神的一种表现,神的含义之一就是指人的精神意志活动。如《内经》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类经》中也普说:”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五脏功能活动正常,则人的情志活动才能正常。人的活动有节制才能调节内在脏腑气机,如喜能使人心气舒畅,气血调达,营卫通利,怒而不暴,能发泄郁闷之气,使肝气疏泄调达,常思而能做到有劳有逸,则思维敏捷,而又不影响脾胃正常功能,仍能保持良好的食欲。
现代医学认为,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生理病理过程有巨大的调节作用,可促使神经中枢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监护系统的相互协调,对维护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心胸豁达、情绪乐观是延续心理衰老、达到健康长寿的重要秘诀。情绪稳定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情绪反应过于强烈或持久,超过情绪自身所能发挥的调节功能,就会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使心理失衡,并导致脏腑失调而致病。可见,保持心理平衡是精神养生的核心,也是保持身心健康的保证。
调神又称摄神、养神,指通过调节人的精神情志状态与思想活动来保护或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从而达到形神协调、祛病延年的养生方法。调神可以达到养生的功效是在形神统一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通过调神可以达到机体的形神协调,意识活动的相对稳定,内脏器官的协调一致。其意义有几个方面:①可以减少精神的消耗并调和气血。②促进精神对脏腑功能的协调,和调营卫,强固内脏,加强卫外机能。③协调形神而使全身高度集中统一,全身各部运动因此系列化、规律化。
恬惔虚无、清静愉悦是调神的重要内容。人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由心所主宰,调神即是养心,心神健旺则五脏六腑及所有的组织、器官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身体才会健康。
《内经》养生思想包括了中医养生学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其中以调神理论占有突出地位。《内经》调神理论及李济仁大师养生心得体会,对养生调神理论感悟如下:
1、天人相应,顺时调神:《灵枢·岁露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又《素问•六节脏象论》中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说明人禀天地阴阳之气而生,与自然界息息相通,自然界不仅提供营养、水分、阳光、空气等,以满足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同时自然界的各种变化,不论是四季更迭,昼夜晨昏,还是日月运行或地理环境,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灵枢·本脏》说:“五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说明五脏的功能盛衰与自然界的变化也保持着协调统一。所以人们必须掌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阴阳消长,顺乎其变化来进行身体之调养,才能有益于身体健康。 人的精神活动、起居作息、饮食五味等都应顺应自然的变化,做适当的调节。
2、形神共养、动静结合:《灵枢•本神》指出:“是故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素问•疏五过论》说:“精神内伤,身必败亡。”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一切对人体不利的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绪,长期处于忧郁恼怒,恐惧悲伤,忌妒贪求的人,远较精神情绪状态稳定的人容易患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精神病、内分泌失调、抑郁症,甚至肿瘤的发生,都与精神情志失调有关。虽然养形和调神都是在形神统一之下确立的养生原则,但在形神关系中,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起着主导的作用,故欲健全形体,必须首重养神,形神共养也应以调神为先。
“气血极欲动,精神极欲静”,只有动静结合动静适宜,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静,主要指精神上的清静,其次包括形体活动的相对安静状态。由于神为一身之纲领,任万物而理万机,具有易动难静的特点,所以清静养神就显得更加的重要。《素问•痹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说明人应保持精神安定舒畅,心静方能气清,气清方能神凝,神凝方能心定, 如此神藏而不妄耗,方有助于身体健康。现代医学也认为,心理活动失衡,常使人产生一种焦虑反应,继而出现交感神经亢进的失眠、多梦、眩晕、头痛等一系列的症状。
动也是养生的重要原则,如《遵生八笺》中所云:“人身流畅,皆一气之所周通。气流则形和,气塞则形病。……人身欲得摇动,则谷气易消,血脉疏利。仙家按摩导引之术,所以行血气,利关节,辟邪外干,使恶气不得入吾身中耳。”认为运动可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气机通畅,气血调和,肢体舒展灵活,提高抗病御邪的能力。
总之,中医养生学认为,心神宜静,形体宜动,动静要适度,太过与不及都不利人体健康。动养不致大疲,静养不致过逸,动静结合,保持协调平衡,才能维持身心的健康。
3、清静养神,节制欲望:《内经》认识到了清静对于养心健心的意义,指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素问·痹论》)的论点;《素问·上古天真论》也指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心情清静安闲;排除杂念,能如此则心神不躁,情绪安定,真气因而调顺,疾病便无从发生。而《素问·生气通天论》也说:“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4、贵在“中节”: “中节”,即适度、无过无不及之意。人的情绪适度发泄,有助于心理健康,但若过激无度,就会伤身。《灵枢·本神》说:“智者以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此处“顺”、“和”、“节”都体现出“中节”的精神。
人是有机的整体,其生命活力展现在天与人、形与神的协调统一上,所以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必须取法天地阴阳的消长变化,顺应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动与静在养生上有不同的作用,一般来说,动能养形,静能养神,形神共养,心理、身体功能就能协调。思想清静,内无杂念,则精气神就能守持于内而不散失,抗病能力也就加强,而要想保持思想清静,首先必须排除杂念,减少嗜欲,保持心安理得的状态。情志和调一般不会生病,只有在七情过激时才会影响健康或导致疾病,所以情绪的发泄应保持适度,才是养生之道。
作者:张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