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仁痹证通论概论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23-05-25
痹证是指人体营卫气血失调,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气血经络为病邪阻闭而引起的以经脉、肌肤、关节、筋、骨疼痛麻木,甚至影响脏腑等为特征的一类疾病。该病发病率高,处置不当易致残。结合《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中医关于痹证的认识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
关于“痹”的认识,最常见的是具有经脉气血不通或脏腑气机闭塞这一病理特征者,正所谓“痹”者闭也。然而,关于“痹”的认识还远远不止这些,如果不正确理解痹的含义,会对认识和处理“痹证”产生影响。
在李老《痹证通论》中,对“痹”的含义做了进一步的总结。不仅可以指因气血经络阻闭引发疼痛麻木为特征的一类疾病,还可以指体质,如《素问∙逆调论》中记载“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岐伯曰:是人多痹气”,此中多痹气即指阳气少、阴气多的寒盛体质。此外,“痹”还可以指症状或体征,如喉痹指喉咙发不出声音,耳痹指听不到声音。除此之外,“痹”还可以指病因病机,如《景岳全书》中提到的“盖痹者闭也,以气血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综上,痹的含义有较多内涵,尤其是学习古籍文献时,需要加以鉴别。
痹证是风湿专科医生最常面对的疾病,根据现代医学的分类,痹证所涉及的现代疾病高达100多种,多数发病机制与遗传易感及环境影响相关。早在《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中就曾提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病。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强调了外界不良环境对痹证发病的影响。而《内经》中所论述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强调了个体自身因素对于疾病发病的影响,与现代医学的观点不谋而合。
关于痹证的分类,最实用的莫过于按病因和按部位的分类。按病因分类不仅可以明确痹病的原因,其中“风、寒、湿、热等”字眼不仅反映了致病外邪,还体现了此类痹病以“风、寒、湿、热”等外邪特点为主的症状特点。
而“五体痹”和“五脏痹”概念的提出既有利于进一步区分痹病的差异化特点,也有利于将五行、脏腑理论与痹病相结合。不仅体现了不同部位痹病的症状特点,也体现了不同痹病发展预后的差异。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五体痹虽然看与现代解剖存在一定相似的地方,但不等同,如骨痹不仅仅指发生在骨及骨连接的闭塞不通,还有其相应的临床表现和功能受限。
五体痹是李老《痹证通论》的精髓。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李老对五体痹的认识做了进一步归纳总结。在病因方面,李老认为:五体痹的病因主要与正气不足、体质因素、外邪侵袭、季节气候变化、气血分布状态、外伤淤血等相关。
其中,主要外因为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邪气乘经脉之虚客入五体,壅滞气血,阻闭经脉。闭于皮则发为皮痹,闭于肌则发为肌痹,闭于脉为则发为脉痹,闭于筋则发为筋痹,闭于骨则发为骨痹。
内因责之于与五体痹相合的脏腑、经络气血虚弱。相较外因而言,内因是痹证发生的先决条件。如某一类型体质的人,患痹时具有向某一证型发展的倾向性。如素体阴盛之人患痹多为寒型,素体阳盛之人患痹多为热型。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痹证得以发病且表现各异。
而五脏痹是对五体痹认识的进一步补充,五体痹是五脏痹的基础,五脏痹是五体痹进一步发展的阶段。它们间不是各自独立、相互不干的,而是同一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但同时,五体痹的转归并不是完全固定的,一种体痹可累及多个脏器,形成多种脏痹。
李老认为,痹病的基本病变是“瘀”,基本病机是“闭”。“通”是治疗五体痹的基本法则。在此基础上,针对热瘀、寒瘀、湿瘀等,分别提出了清而通、温而通、渗而通等基本治法。并根据疾病特点,进一步提出了温经通络法、疏肌解表法、祛湿疏经法、益气通脉法、温肾健骨法、清热解毒法、消痰逐瘀法、镇静止痛法、虫类搜剔法9种治法,丰富了五体痹的理论内涵。
综上,李老的五体痹在《黄帝内经》五体痹认识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丰富了五体痹的治则治法,对认识五体痹和治疗五体痹提供了理论参考,值得好好学习和领悟。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