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链接设为首页

您所在位置:首页 > 经典医案

经典医案
国医大师金世元对附子炮制的讲述
发布时间:2021-12-24


[摘要附子被称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第一要药,应用历史悠久,临床上对多种急症、重症疗效独特,然而其生品毒性剧烈,炮制不当容易引起中毒的现象,因此科学炮制方法在保证附子临床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金世元教授从附子炮制历史沿革结合新型炮制工艺论述附子炮制原理和工艺,提出毒性中药炮制减毒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附子;历史沿革;炮制工艺;金世元;

附子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 Debx.)子根的加工品[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临床常见中药材,被称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第一要药[2]。附子药用历史悠久,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功效,临床上对多种急症、重症疗效独特。但附子生品毒性剧烈,具有明显的心脏毒性和神经毒性[3],古人对其“毒性”早已认识,如《名医别录》则谓其有“大毒”,后世也多因其有“毒”而畏之。恽铁樵说:“附子最有用,亦最难用”。金老说为了降低附子毒性,从古至今,附子炮制方法众多,从早期的烧、炒、炮、煨等方法发展到后期的姜制、醋制、蜜制、黑豆制、甘草水制、童便制以及多种辅料浸制、蒸制、煮制等炮制方法[4-5]2015版《中国药典》仅收录了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和炮附片等4个炮制品种[1]。现代研究表明,附子主要炮制原理为通过水制、火制或水火共制等方法,促进毒性成分酯型生物碱转化或流失,降低其毒性,同时保留适当的有效成分,达到“减毒存效”目的[4]。目前,对附子“减毒存效”炮制新工艺研究是当今的研究热点,出现了微波炮制法、高温烘制法、高压蒸制等一系列新型炮制工艺,与传统炮制比较,其炮制工艺变化较大,是否具有一定科学性,还需要药理学和临床疗效等数据的评价。金老从附子炮制历史沿革、炮制对附子药理作用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为附子炮制减毒科学性的阐述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保证附子临床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

1.附子炮制历史沿革

附子古代的炮制方法众多、历史悠久,在汉代,用得最多方法多为烧、炒、炮、煨等;唐代以后,增加了姜制、醋制、蜜制、黑豆制、甘草制、童便制以及多种辅料浸制、蒸制、煮制的炮制方法,其最主要目的均是为了降低毒性[4-5]。有人认为附子不宜用黄连、童便炮制,因此该方法已被废除。自明代起,附子用胆巴腌制防腐,再采用水火共制的炮制方法来实现减毒增效,延续到今天。古代医家对附子炮制解毒原理认识对现代炮制技术的发展仍然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随着炮制技术逐渐发展,附子炮制方法出现逐步改进与创新,对附子的“减毒存效”炮制原理认识逐渐清晰。金老对附子历代炮制历史沿革进行以下论述,以期我们更好挖掘古人的炮制经验和文化传承,进一步促进现代附子炮制工艺的创新与发展。

1 附子炮制的历史沿革简况

朝代

炮制方法

出处

炮、去皮、破八片

《金医要略方论》

炮、炮去皮脐、烧为灰,存性为末

《肘后备急方》[

南北朝

用刀刮上孕子,并去底尖;薄切;黑豆制:东流水并黑豆浸五日夜

炮令坼,勿过焦

《雷公炮炙论》

《本草经集注》[

南齐

炮、炮裂

《刘涓子鬼遗方》

蜜炙

醋浸

青盐二钱,以柑水同爽水浸去皮根

《千金翼方》

《本草拾遗》

《银海精微》

五代后蜀

以生熟汤浸半日

《蜀本草》

纸裹煨

炭火内烧令黑色,忽令药过取出

焙法;赤小豆制:用赤小豆装入附子中煮或与附子同煮

姜制:用生姜半斤,以水一碗同煮附子,汁尽为度

盐制:盐汤浸暴干炒;黄连制:用黄连锉碎后同炒再弃黄连

童便制:用童便浸泡

甘草制:用甘草煎汁后浸泡或煮附子

《苏沈良方》

《太平圣惠方》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

《博济方》

《圣济总录》

《校注妇人良方》

《本草通玄》

炮,,又以盐水浸,再均,如此七次,去皮脐;盐炒

《丹溪心法》

水浸泡

面裹而煨

清水煮;炒法:防风、盐、黑豆合炒或米柑水、姜、蛤粉炒

朱砂制:将附子挖空后装入朱砂炮制

《医学纲目》

《景岳全书》

《普济方》

《奇效良方》

炮黑

炒黄

附子切薄片用夏布包定甘草、甘遂捶碎,以烧酒共浸半日,文武火煮,酒干为度,取起附子,甘草,甘遂不用

童便、黄泥炮

《温病条辨》

《本草述》

《串雅外编》

《本草纲目抬遗》

由此可见,古人对附子毒性毒性早已认识,从早期的火制,发展到后期的火共制,其目的均是降低附子的毒性。明代《景岳全书》精辟地总结出“以附子之性急,得甘草而后缓;附子之性毒,得甘草而后解;附子之性走,得甘草而后益心脾;附子之性散,得甘草而后调营卫”的甘草解附子毒的原理;同时认为附子长久煎煮亦能解其毒性。古人的某些方法甚至一直沿用至今,如宋代开始采用盐制,到明代胆巴水浸泡工艺逐渐规范,广泛应用,同时除了浸泡方法外,采用蒸和煮方法一直都是现代对附子去毒的主要手段,随着现代科技发,对附子炮制减毒原理逐渐深入,也证明了古人胆巴水浸泡实用性,附子蒸煮法炮制的科学性,从目前对附子炮制的认识上看,古人很多炮制方法也是与现代炮制研究符合的。

2.附子炮制工艺研究

目前附子传统品的商品加工规格多达十几种,除《中国药典》品种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以外,还有熟附片、挂片、黄附片、刨附片、炒附片、蒸附片等,除了临床医疗应用外,有些附子炮制品,如炮天雄在港台等地还用作滋补药品[6]。现代研究表明,附子炮制减毒机理主要为:①剧毒性的双酯型乌头碱(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在加工炮制过程中水解成苯甲酰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毒性大大降低,进而水解成醇胺类乌头原碱类生物碱,基本不存在毒性;②乌头碱类成分其结构上8位乙酰基被脂肪酰基置换,而生成毒性较小的脂生物碱;③在炮制过程中浸、泡、蒸漂、煮等使各种类型的生物碱均被破坏和流失。金老强调毒性中药炮制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附子炮制工艺研究的逐步深入,其新炮制方法也出现了很大的创新,新型炮制工艺不断涌现。

2.1传统炮制工艺

附子传统炮制品主要有黑顺片、白附片、炮附片、淡附片等品种,其中临床上以黑顺片应用最为广泛,然而,研究表明黑顺片经过浸泡、煎煮、浸漂、蒸制等工艺后,毒性成分降低的同时,生物碱成分流失率达80%以上。

2.2无胆炮制

附子经无胆(胆巴)蒸制或炒制工艺与《中国药典》规定的传统工艺比较,其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相当,但作为有效成分之一的单酯型生物碱增加5.38.7倍,提示无胆蒸制或炒制的工艺,存性效果好、流程简单、不引入无机杂质。无胆附片的单酯型生物碱含量可达到《中国药典》规定的79倍,而毒性生物碱含量则远低于标准规定,既降了毒,又保留了药效,甚至增加了药效,说明这种炮制工艺比较理想。

2.3趁鲜加工

鲜附子直接切碎和冷冻干燥两种处理方式所得双酯型生物碱较接近,单酯型生物碱差异较大,说明不同处理方式会对附子各指标成分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热处理方式对其影响较明显,低温处理较能反应其真实情况。

2.4蒸制

高压蒸制既可以达到炮制减毒作用,同时又可以最大限度保留有效成分含量,被认为是替代传统工艺有效可行的手段之一。

2.5微波炮制

微波炮制的机制是中药及炮制品种极性水分子和脂肪能不同程度吸收微波能量,在交流电场中,因电场时间的变化、使极性分子发生旋转震动,致使分子间相互摩擦而生热,从而达到炮制的目的。附子经过微波加工后,毒性生物碱含量大幅下降,而水浸出物含量明显增加,与去毒存性的炮制目标比较切合。

3.炮制对附子药理作用的影响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具有强心、抗心律失常、抗肿瘤、抗炎镇痛、提高免疫力、抗衰老等作用,对多种急、重症疗效独特,临床上常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缓慢性心律失常、休克、风湿性关节炎等的治疗。

古人早已认识到附子炮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毒,其机理为附子经炮制后双酯型乌头碱类成分的分解,使其毒性降低,但镇痛、抗炎作用仍然明显,如果炮制太过,水解完全,则药效也会降低。现已证明附子中的剧毒物双酯类乌头碱遇高热和水的状态下易被破坏或水解,分解为毒性较小的生物碱。说明附子经过一定炮制后毒性较低,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性。

4.小结

历代医家均视附子为“补火”要药,明代张景岳将附子与人参、熟地、大黄列为“药中四维”。火神派医家祝味菊则称附子“为百药之长”,一语道尽附子重要性。但附子大热,药性峻烈,而且有毒,历代医家应用起来不无顾忌其临床安全对患者造成的影响。金老强调生附子含有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偏高,在临床上,附子炮制一般以品入药,如黑顺片等得到广泛应用,其毒性成分如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已经大大降低,甚至消失。对于火神派重用附子,甚至使用生附子入药,金老强调对其剂量掌握应该要慎之又慎,尤其是生附子,一定要讲究配伍减毒,同时延长附子煎煮时间,达到减毒的目的,才能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附子炮制减毒研究已经很明确了,其实附子在煎煮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减毒过程,与炮制减毒的原理相似,且如果把生附子直接通过配伍与煎煮的手段而达到减毒作用,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保证附子有效成分,减少附子有效成分流失,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如四逆汤使用生附子可能就是基于此,但是一定要严格控制好煎煮时间,使得毒性成分大大降解或转化后才能内服使用,避免中毒现象。

关于附子炮制新工艺的研究较多,如高压蒸法、高温烘制法、微波炮制法等均能达到较好的去毒作用,能够防止有效成分的流失,且操作简单、可控,与传统炮制工艺比较,具有明显的优点,但是新型炮制方法在优选炮制工艺时,去除了很多传统加工繁琐的步骤与过程,如不再使用胆巴水浸泡,黑顺片不再染色处理等,新型炮制工艺与传统炮制有较大变化,是否能够替代传统炮制方法,还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金老认为附子的治疗范围及疗效非一般中药所能代替,但是附子有大毒,特别是生附子,在临床应用中一定要注意用药安全。毒性中药在入药之前都要依法炮制,精心加工,使质量合乎标准后方可入药。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92.

[2] 武乐,张钰祺,易炳学,等.附子江西特色炮制品种“临江片”初探[J].时珍国医国药,2012, 23(3) :690.

[3] 陈荣昌,孙桂波,张强,等.附子毒性研究进展.中国中药杂志,2013,38(8):1126-1129.

[4] 陈荣昌,孙桂波,张强,等.附子炮制减毒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 20(15):237-241.

[5] 王龙虎,杜杰,周海燕,等.附子炮制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07,9(8):28-32.

[6] 金世元.金世元中药传统鉴别经验[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52-54

返回列表
上一篇:冬日壮阳?买只海马来泡酒
下一篇:大医精诚,传承中药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