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腹痛——调理脾胃是治疗之本
发布时间:2020-12-24
罗××,女,28岁,2019年7月16日初诊。
主诉:痛经反复15年,加重1年。
现病史:患者自小寄宿于学校,饮食无节, 13岁初潮即经行腹痛,近 1 年加重伴有经行吐泻。平素月经周期 23~28天,行经 4 天,月经量少,有少量血块,经血色淡质稀,经行腹痛较重伴有吐泻,肛门坠胀,需口服止痛药方能缓解。平素疲倦乏力,畏寒,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末次行经日期2019 年 6 月 20日,现经前。舌淡红,苔白微腻,脉沉细。
中医诊断:经行腹痛、经行泄泻
中医证型:脾虚湿盛、冲任不调
西医诊断:痛经、经期综合征
治法:健脾祛湿,调经止痛
中药处方:党参15 g、茯苓15 g、炒白术15g、白扁豆20 g、莲子 15g、山药 30 g、砂仁10g(后下)、法半夏15g、陈皮10g、干姜10g、延胡索15g、炙甘草10g。水煎服,日一剂,共七剂。
2020年7月23日二诊。
刻下症:患者服上药 3 剂后月经至,痛经明显缓解,无吐泻,月经量较前稍增,经色转红,血块减少,现月经干净 1天,大便天2次,质稍烂,无粘液脓血,带下量多,质稀白,疲倦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中药处方:党参20 g、茯神15 g、炒白术15g、白扁豆20 g、莲子 15g、山药 30 g、茯苓15g、砂仁10g(后下)、补骨脂15g、干姜10g、炙甘草10g。水煎服,日一剂,共七剂。
患者经治疗后持续好转,随访3月,痛经愈,无经行吐泻,带下、大便正常。
按语:
痛经病位主在下腹,重者连及腰骶、股内前侧,皆为足太阴脾经所属所循行之处。如《素问》曰:“邪客于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控,不可以仰息。”黄穗平教授认为,脾胃失常是痛经之根,患者饮食不节,素体脾虚,脾虚不能运化水湿,遂致湿从内生,湿邪黏滞重浊,主下趋,流注于胞络脏腑之间,阻遏气机运行以致不通则痛;因湿为阴邪,易耗伤阳气,虚寒内生不能温煦胞宫,虚寒滞血,经血运行迟滞以致小腹冷痛;湿渗大肠故大便泄泻;脾胃虚弱,气机失常,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故见恶心呕吐;脾主四肢,脾虚中阳不振则神疲肢倦乏力;脾虚化生不足,血海亏虚,经期无血以下故月经量少;脾气虚不能奉心化赤,故月经色淡质稀;脾虚生湿,湿注下焦,损伤带脉,带脉失约,津液滑脱而下,故带下量多。
黄教授借鉴陈良甫调经“大补脾胃为主”以及武淑卿“必审脾气生化之源,而健脾为调经之要也”的法则, 初诊予以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和胃渗湿之功;加反半夏、陈皮以和逆降胃,干姜、延胡索以温中散寒、活血止痛,全方合用健脾以固中州,吐泻自止,益气则气血通畅,痛可止矣。患者复诊时月经至,痛经较前明显好转,吐泻愈,但仍有大便溏烂、带下量多、腰膝酸软之症,此为脾肾不足证,水湿不化之象,予党参加量,去法半夏、陈皮、延胡索,加芡实、补骨脂以增加温肾助阳、补脾祛湿之效,全方合用则脾气健,湿邪祛,故带下愈、大便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