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链接设为首页

您所在位置:首页 > 经典医案

经典医案
陈燕霞——化橘红的本草考证
发布时间:2024-10-30

化橘红(Hua ju hongpummelo peel)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 Tomentosa’ 或柚Citrus grandis L.Osbeck 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前者习称“毛橘红”,后者习称“光七爪”“光五爪”。味辛、苦,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的功效,用于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药材可分为化橘红和化州化橘红,现代研究表明,两者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与含量有明显区别,化州化橘红的有效成分含量高、安全性好、质量优,如《化州志》中指出“化州惟橘红最为佳品”。化橘红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种,广东立法保护中药材之首,更是著名的岭南药材地理标志。王孝涛先生中药采制与炮制理论的指导下,查阅文献和古籍,对化橘红的品种、道地记载进行考证。

1化橘红历代主流本草及文献记载

时间

出处

古籍记载

意义

《神农本草经》

“橘柚味辛温。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一名橘皮。生川谷”

明确了橘柚的药用部位为皮

 南朝梁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橘柚……此是说其皮功尔,以东橘为好,西江亦有而不如。其皮小冷,治气乃言欲胜东橘。北人亦用之,并以陈者为良……柚子皮乃可服,而不复入药,用此应亦下气。

柚子皮为食疗,不可入药

南朝刘宋

雷敩《雷公炮炙论》

“橘皮……凡使,勿用柚皮、皱子皮,其二件用不得。”

柚子皮为橘皮的伪品

苏颂《本草图经》·[21( 1061 )

 : “橘柚……又闽中、岭外、江南皆有柚,比橘黄白色而大; 襄、唐间柚,色青而实小。皆味酢,皮厚,不堪入药。”

强调了柚不堪入药.

寇宗奭《本草衍义》( 1116 )

“今若不如此言之,恐后世亦以柚皮为橘皮,是贻无穷之患矣穰。

柚子皮非橘皮,不可混淆

《本草品汇精要》

橘项下: “[赝]柚皮、皱子皮为伪”; 柚项下: “采: 十月取实。[收]去肉,爆干。[用]皮。”

《本草纲目》

“柚皮极苦,不可入口”,

延续陶弘景认为柚皮不入药的说法,同时肯 定了柚皮的食疗用途,言其能消食快膈,散 愤 懑 之 气, 化痰。

《高州府志》

“化橘红唯化州独有”,

指出化橘红的道地性。

《医门法律》( 1658 )

“化州陈皮消痰甚灵,然消伐太峻,不宜轻用,况此形真者绝少,无非柚皮而已...下气亦非陈皮所胜矣”,

化橘红消痰功效优于柚、陈皮

吴震方《岭南杂记》

化州仙橘,其实非橘, 皮厚肉酸,不中食。其皮釐为五片、七片,不可成双。治痰如神。每片真者可值一金。故化皮赝者多,真者甚难得。

1675 ( 康熙十四年) 《广东通志》

“即官斯土者,亦不易得”、“化州橘红赝者多,而真者难得”“粤中虽称沃壤,然风土浅薄……至于灵奇珍异物,亦独擅其美者……化

州之橘红,增城之荔子……指不胜屈,中州无与为比者”

首次记录化橘红入药

《化州志》

 “化州药属凡得四十有一,皆非道地材,惟橘红最为佳品。”岐黄家

用以 利气化痰,功倍他药,然亦署内、城内者宜用,愈陈愈良。

出“化州惟橘红最为佳品”。

赵学敏 《本草纲目拾遗》1765 ( 乾隆三十年)

“治痰症如神,消油腻谷食积,醒酒宽中。气虚者

忌服,解蟹毒。”(主要作用于上焦)

首次将“化州橘红”作为正式的药材立目分类,与橘皮橘红相区别

民国

何廉臣《实验药物学》

市售“广橘红”有 4 : 赖橘红( 化橘红,最良) 、广橘红( 新会皮,尚良) 、福橘红 ( 福建皮,最劣) 、衢橘红( 浙江皮,亦劣)

表明民国橘红以柚类橘红的化橘红为佳,橘类橘红仍有使用,除新会广橘

( 即今广陈皮) 外,其余均被认为品质差。

陈仁山《药物出产辨》

 “橘红,产广东化州,以赖家园为最,近日李家园亦可用之。其余化州属所出者,虽是不如,但仍胜于柚皮作伪者。”

《调查化州特产之橘红报告》

“计橘红沽出,现分‘湿卖’、‘干卖’、‘壳卖’、‘器卖’四种,另橘红花。

此调查报告真实反映了化橘红的商品形态,为化

州柚干燥幼果( 即今之化橘红胎) 的首次报道

1984 年版《广东省中药炮制规范》收载橘红 和橘红胎,分别为化州柚的干燥未成熟外果皮和干燥幼

果。


历史上柚的应用比较早,东汉时期便以“橘柚”开始使用,是从“橘皮”、“ 橘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表1可见,《神农本草经》明确了橘柚的药用部位为皮,南北朝《本草经集注》至唐代《新修本草》出现“柚子皮”,在发展中经历了食疗、不堪入药等曲折历程,到明清时期才逐渐确认基原,并列为宫廷贡品。最早记载于明代万历年间的《高州府志》——“化橘红唯化州独有”指出化橘红的道地性,1675 ( 康熙十四年) 《广东通志》首次记录化橘红入药,1765 ( 乾隆三十年) 清·赵学敏 《本草纲目拾遗》中,首次将“化州橘红”作为正式的药材立目分类,与橘皮橘红相区别。化橘红是柚非橘,仍以橘红为名,一是因为其功效与橘红相似,又优于橘红,因此药材名前冠以“化”字,表明产地,二也有学者认为是借宋元时期橘红的声誉, 故命名为化橘红 。


返回列表
上一篇:陈燕霞——姜姜不同
下一篇:陈燕霞——陈皮、广陈皮、新会陈皮炮制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