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晚期(37周)面瘫
发布时间:2023-07-02
患者:某某,女 ,28岁,汉族。初诊时间:2019年3月1日,节气:雨水。
主诉:右侧口眼喎斜4天。
病史:患者自2019年2月中旬开始经常出现右耳嗡鸣,2月26日出现右侧口眼喎斜,2月28日前往某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因妊娠未予药物处理,介绍到该院针灸科,未予接诊,推荐来我处。症见:右侧口眼喎斜,右侧不能抬额、皱鼻、蹙眉,右眼闭合不紧,迎风流泪,进餐右颊齿之间夹食,右耳间断嗡鸣。胃纳可,眠安,二便调。孕37周,第一胎,预产期2019年3月23日。
体格检查:面色欠润少华,右侧口眼歪斜,右眼闭目不紧,右侧表情肌完全性瘫痪,不能抬眉、蹙眉、皱鼻、示齿,右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右侧口角鼓腮漏气,右侧翳风穴压痛。舌质红,苔白相兼微黄,脉浮。
中医诊断:面瘫(风邪外袭,经气痹阻)。
西医诊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治法:祛风解表,疏通经络。
处理:
1.针刺:
主穴:风府,右侧太阳、四白、阳白、颊车、地仓、颧髎、迎香、外关。
配穴:右侧瞳子髎、丝竹空、下关、耳门、听宫、听会、曲池。
2.红外线:急性期照射风府穴,恢复期照射右侧面部,均微热量。
3.拔罐:患侧额部、颧弓部。
操作:取左侧卧位,先打开红外线灯预热,穴位常规消毒,选用0.25mm×25mm规格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面部诸穴采用小飞针进针法刺入,眼眶周围腧穴针刺深度2~5分,急性期针风府穴刺入5分,配合红外线灯微热量照射;恢复期取红外线灯微热量照射面部,切勿对准右耳道照射,以免上火加重耳鸣。每次留置20~30分钟,初次针灸留针时间稍短,根据患者复诊反馈信息,若无不适可以稍延长留针时间。取针后,在患侧额部、颧弓部施闪火法拔罐,每次留罐5分钟。
4.隔姜艾柱灸:患侧面部腧穴,每次2~6壮,急性期采用。
操作:将1柱艾柱置于新鲜姜片,在右侧面部诸穴移行施灸,首次2壮,逐日增加至6壮。
5.刺络拔罐:右侧翳风穴,连续3天。
操作:取左侧卧位,患者用左手协助将右侧耳轮向前对折,用安尔碘消毒右侧翳风穴,取7号一次性注射针头,在翳风穴压痛处避开针眼点浅刺、散刺3下,针刺深度2~4分,用闪火拔罐法将小号火罐吸附在翳风穴上,留罐约3分钟,或出血凝固后即取罐。取罐时先按住火罐,同时让患者配合由左侧卧位慢慢转身至斜卧位,再将火罐上口部位稍稍放松出气,继而用消毒棉签将出血刮入罐中,保持翳风穴局部干洁。
6.中药:以祛风解表为法。
处方:防风1包,白芷1包,荆芥1包,菊花2包,金银花1包,板蓝根2包。5剂,颗粒制剂,每日1剂,开水冲温服。
医嘱:每日取1条或2条黄鳝,用鳝鱼新鲜血液涂敷左侧面额,勿将血迹浸入口眼之中,每日1次,每次30分钟;避冷风,温水洗脸;勿看书报、电视、电脑、手机,以免致眼肌疲劳影响眼睑闭合;不要听太多音频(尤其不能带耳塞听);可以用手握空拳压住嘴唇做吹气鼓腮动作锻炼面肌;忌食辛辣之品,保持充足睡眠。告知针刺可能导致宫缩、提前生产,及时做专科产检,如出现小腹痛及时产科就医,并签针灸知情同意书。
治疗经过和结果:
针灸每日1次,每周5次。经针灸配合中药治疗2周后,可见右侧轻微蹙眉、皱鼻,耳鸣症减。继续治疗1周后,右侧口眼歪斜明显好转。
2019年3月23日为预产期当日,仍见右侧口角轻度歪斜、鼓腮轻度漏气,当天针灸完毕入住某大学附属医院产科,无先兆临产表现。
2019年3月24日、25日过期妊娠2天,患者住院期间每天请假由母亲陪同来我科继续针灸,五官基本对称,全程共针灸15次。1个月后患者母亲来告知预产期过期5天顺产1子,母子体健,嘱近期进食时多用右侧咀嚼,以巩固强化右侧面颊肌力。
按语:
本例患者第一胎孕37周是病发面瘫4天,妊娠晚期已进入妊娠足月阶段,治疗特点就是在用药、针刺和艾灸的取穴及刺激量上必须小心谨慎,在治疗上宜尽快取效,为产子做好准备。患者由于妊娠后期体虚,风邪外受,上扰清窍,故见耳鸣,阻滞经气、口眼歪斜,综合舌脉症可见兼夹寒热之象,故针灸和中药均温经、清热法并用。患者在母亲陪同下就诊,首先要做好面瘫的调护宣教,让患者对面瘫有充分认识,消除对针灸的恐惧心理,同时又不可麻痹大意,将面瘫预后和生产风险与患者和家属深度沟通,在沟通过程中注意技巧,防范医疗纠纷。门诊治疗过程中需要家属陪护,及时、定时做好专科产检。